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九上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27
更新时间:2023-03-24
纠错
1.

如图,已知直线 y x +4 x 轴交于点 A ,与 y 轴交于点 C ,抛物线 y ax 2 + bx + c 经过 A C 两点,且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B ,对称轴为直线 x =﹣ 1

(1)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 D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 D 的横坐标为 m ,求四边形 ABCD 面积 S 的最大值及此时 D 点的坐标;

(3) 若点 P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P Q ,使以点 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 AC 为对角线的菱形?若存在,请求出 P Q 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y =﹣ x 2 x +4

(2)S 最大 D (﹣ 5

(3) 存在, Q (﹣ 2

【分析】( 1 )先求得 A C B 三点的坐标,将抛物线设为交点式,进一步求得结果;

2 )作 DF AB F ,交 AC E ,根据点 D 和点 E 坐标可表示出 DE 的长,进而表示出三角形 ADC 的面积,进而表示出 S 的函数关系式,进一步求得结果;

3 )根据菱形性质可得 PA PC ,进而求得点 P 的坐标,根据菱形性质,进一步求得点 Q 坐标.

【详解】( 1 )解:当 x 0 时, y 4

C 0 4 ),

y 0 时, x +4 0

x =﹣ 3

A (﹣ 3 0 ),

对称轴为直线 x =﹣ 1

B 1 0 ),

设抛物线的表达式: y a x 1 x +3 ),

∴4 =﹣ 3 a

a =﹣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 =﹣ x 1 x +3 )=﹣ x 2 x +4

2 )如图 1

DF AB F ,交 AC E

D m ,﹣ m +4 ), E m m +4 ),

DE =﹣ m +4 ﹣( m +4 )=﹣ m 2 4 m

S ADC OA (﹣ m 2 4 m )=﹣ 2 m 2 6 m

S ABC 8

S =﹣ 2 m 2 6 m +8 =﹣ 2 m + 2 +

m =﹣ 时, S 最大

m =﹣ 时, y =﹣ 5

D (﹣ 5 );

3 )设 P (﹣ 1 n ),

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 AC 为对角线的菱形,

PA PC

即: PA 2 PC 2

(﹣ 1+3 2 + n 2 1+ n 4 2

n

P (﹣ 1 ),

xP + xQ xA + xC yP + yQ yA + yC

xQ =﹣ 3 ﹣(﹣ 1 )=﹣ 2 yQ 4

Q (﹣ 2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性质,勾股定理,菱形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二次函数和菱形性质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二次函数的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二次函数的定义的定义
定义:
一般地,如果(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 的二次函数。
①所谓二次函数就是说自变量最高次数是2;
②二次函数(a≠0)中x、y是变量,a,b,c是常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b和c可以是任意实数,a是不等于0的实数,因为a=0时,变为y=bx+c若b≠0,则y=bx+c是一次函数,若b=0,则y=c是一个常数函数。
③二次函数(a≠0)与一元二次方程(a≠0)有密切联系,如果将变量y换成一个常数,那么这个二次函数就是一个一元二次函数。
◎ 二次函数的定义的知识扩展
1、定义:一般地,如果(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a,b,c是常数,a≠0);
(2)顶点式: (a,h,k是常数,a≠0)
(3)当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有实根x1和x2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二次函数可转化为两根式。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 二次函数的定义的特性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a,b,c是常数,a≠0);
(2)顶点式: (a,h,k是常数,a≠0)
(3)当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有实根x1和x2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二次函数可转化为两根式。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的结构特征:
①函数的关系式是整式;
②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
③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
◎ 二次函数的定义的知识点拨
二次函数的判定: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等号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三项式;
当b=0,c=0时,y=ax2是特殊的二次函数;
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在关系式是整式的前提下,如果把关系式化简整理(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后,能写成(a≠0)的形式,那么这个函数就是二次函数,否则就不是。
◎ 二次函数的定义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次函数定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探索、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 二次函数的定义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知道
课时要求:30
考试频率:少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度:
使用次数:115
更新时间:2021-07-18
加入组卷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小牛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