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九上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97
更新时间:2021-05-05
纠错
1.

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CD=90°AB=AD=10cmBC=8cm。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折线ABCD运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DC方向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PQ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C时,PQ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1)求CD的长.

2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

3)在点P,点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Q的面积为20cm2?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16;(2;(3.

【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AAM⊥CDM,四边形AMCB是矩形,AM=BC,AD是已知的,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M,CM=AB,所以CD就求出来了;(2)当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时,PAB上,点QDC上,用t表示出BP,DQ的长,满足BP=DQ,求出t值,则BP,DQ即可求出,然后求出CQ,用勾股定理求出BQ,四边形PBQD的周长就求出来了;(3DQC需要8秒,所以t的范围是0≤t≤8,Q根据P所在线段不同,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即时,用t表示出BP的长,列三角形BPQ的面积等于20的方程求解;当点P在线段BC上时,即时,用t表示出BP,CQ的长,建立三角形BPQ的面积等于20的方程求解;当点P在线段CD上时,因为他们相遇的时间是,若点PQ的右侧,即6≤t≤,用t表示出PQ的长,进而列出面积方程式求解;若点PQ的左侧,即,用t表示出PQ的长,列出面积方程式求解.

试题解析:(1)过点AAM⊥CDM,根据勾股定理,AD=10AM=BC=8∴DM==6∴CD=16;(2)当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时,点PAB上,点QDC上,如图,由题知:AP=3t,BP=103tDQ=2t∴103t=2t,解得t=2,此时,BP=DQ=4CQ=12四边形PBQD的周长=2BP+BQ=

3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到B点时是秒,即时,如图,BP=103tBC=8

当点P在线段BC上时,P到达Ct值时6秒,即时,如图,BP=AB+BP-AB=3t10DQ=2t,CQ=162t,化简得:3t234t+100=0△=440,所以方程无实数解.此种情况不存在三角形BPQ的面积是20

当点P在线段CD上时,P点与Q点相遇时,可列2t+3t=10+8+16,t=,相遇时间是,若点PQ的右侧,即6≤t≤,则有PQ=34-2t+3t=345t,于是,解此方程得:

6,舍去,若点PQ的左侧,即,则有PQ=2t+3t-34=5t34,可列方程:,解得:t=78综合得出满足条件的t值存在,其值分别为t2=78

考点:1.动点问题;2.分类讨论三角形面积;3.梯形,矩形与三角形综合知识..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定义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 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知识扩展
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 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特性
方程特点;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判断方法: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知识点拨
点拨:
①“a≠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a=0,b≠0时,她就成为一元一次方程了。反之,如果明确了是一元二次方程,就隐含了a≠0这个条件;
②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经过整理都能化成一般形式,在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化成一般形式,再判断;
③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都是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所以咋确定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的系数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④项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如:x2+5x+3=0的一次项系数是5,而不是5x;3x2+4x-1=0的常数项是-1而不是1;
⑤若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
3、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4、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知道
课时要求:40
考试频率:选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一元二次方程
难度:
使用次数:90
更新时间:2021-07-18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86
更新时间:2021-07-19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00
更新时间:2009-03-15
加入组卷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李超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