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八下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
函数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0
更新时间:2021-01-07
纠错
1.

如图,在ABC中,AE平分BACBC于点EDAB边上一动点,连接CDAE于点P,连接BP.已知AB =6cm,设BD两点间的距离为xcmBP两点间的距离为y1cmAP两点间的距离为y2cm

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y1y2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1x的几组对应值:

x/cm

0

1

2

3

4

5

6

y1/cm

2.49

2.64

2.88

3.25

3.80

4.65

6.00

y2/cm

4.59

4.24

3.80

3.25

2.51

0.00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并画出函数y1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AP=2BD时,AP的长度约为   cm

BP平分ABC时,BD的长度约为   cm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知识点:函数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1.5;(2)详见解析;(3)答案不唯一,如:3.863

【分析】

1)用光滑的曲线连接y2图象现有的点,在图象上,测量出x=5时,y的值即可;
2)描点连线即可绘出函数图象;
3AP=2BD时,即y2=2x,在图象上画出直线y=2x,该图象与y2的交点即为所求;
从表格数据看,当x=3时,y1=y2=3.25,故当BP平分ABC时,此时点PABC的内心,故点DAB的中点,即可求解.

【详解】

解:(1)根据测量结果得到:

x/cm

0

1

2

3

4

5

6

y1/cm

2.49

2.64

2.88

3.25

3.80

4.65

6.00

y2/cm

4.59

4.24

3.80

3.25

2.51

1.5

0.00

2)画出函数的图象;

3AP=2BD时,即y2=2x
在图象上画出直线y=2x,该图象与y2的交点即为所求,即图中空心点所示,

空心点的纵坐标为3.86
从表格数据看,当x=3时,y1=y2=3.25
即点DAB中点时,y1=y2,即此时点PAB的中垂线上,则点CAB的中垂线上,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故当BP平分ABC时,此时点PABC的内心,故点DAB的中点,

 

故答案可以为:3.863

【点睛】

本题考查动点问题函数图象、内心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函数的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函数的定义的定义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抓住以下三点:
①有两个变量;
②一个变量的每一个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而变化;
③对于自变量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
例如:y=±x,当x=1时,y有两个对应值,所以y=±x不是函数关系。对于不同的自变量x的取值,y的值可以相同,例如,函数:y=|x|,当x=±1时,y的对应值都是1。
◎ 函数的定义的知识扩展
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 函数的定义的特性

理解函数的概念应扣住下面三点:
(1)函数的概念由三句话组成:“两个变量”,“x的每一个值”,“y有惟一确定的值”;
(2)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不仅看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式存在,更重要地是看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是否有惟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法: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时可以用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学运算符号的等式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列表法.
(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 函数的定义的知识点拨
函数的判定:
①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不仅看他们之间是否有关系式存在,更重要的是看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和他对应。
②函数不是数,他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函数的定义的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进一步巩固初中常见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定义域、值域。
◎ 函数的定义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
课时要求:30
考试频率:少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函数
难度:
使用次数:198
更新时间:2009-03-15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函数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37
更新时间:2009-03-15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函数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苏晓木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