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4,n),CD⊥x轴于D.
(1)求m、n的值,并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如果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线段AD、CA向D、A运动,设AP=k.
①k为何值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
②k为何值时,△APQ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解:(1)把(4,n)代入反比例函数,得:n=6
把(4,6)代入一次函数y=x+m,得:m=3
∴y=x+3.
令x=0,则y=3;令y=0,则x=﹣4.(如图)
(2)①根据题意,得AP=CQ=k,根据勾股定理,得AC=10,则AQ=10﹣k
当∠APQ=90°时,则有,即
,k=
;
当∠AQP=90°时,则有,即
,k=
.
②作QM⊥x轴于M,则△AQM∽△ACD,
则有,即
,QM=
.
则S△APQ=×
×k=﹣
k2+3k
所以当k=5时,则该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7.5.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①在一般的情况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②函数y的取值范围也是任意非零实数。
反比例函数性质:
①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等号左边是函数值y,等号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分母不能是多项式,只能是x的一次单项式;
②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中,常数(也叫比例系数)k≠0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反比例函数 (k是常数,k≠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式0的任意实数,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也是非零实数。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