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是⊙O的直径,C、G是⊙O上两点,且AC=CG,过点C的直线CD⊥BG于点D,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C,交OD于点F.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 ,求∠E的度数.
(3)连接AD,在(2)的条件下,若CD= ,求AD的长.
(1)证明:如图1,连接OC,AC,CG,
∵AC=CG,
∴ ,
∴∠ABC=∠CBG,
∵OC=OB,
∴∠OCB=∠OBC,
∴∠OCB=∠CBG,
∴OC∥BG,
∵CD⊥BG,
∴OC⊥CD,
∴CD是⊙O的切线
(2)解:∵OC∥BD,
∴△OCF∽△BDF,△EOC∽△EBD,
∴ ,
∴ ,
∵OA=OB,
∴AE=OA=OB,
∴OC= OE,
∵∠ECO=90°,
∴∠E=30°
(3)解:如图2,过A作AH⊥DE于H,
∵∠E=30°
∴∠EBD=60°,
∴∠CBD= EBD=30°,
∵CD= ,
∴BD=3,DE=3 ,BE=6,
∴AE= BE=2,
∴AH=1,
∴EH= ,
∴DH=2 ,
在Rt△DAH中,AD= =
=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连接OC,AC,CG,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BC=∠CBG,再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机等量代换求得∠OCB=∠CBG,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OC∥BG,由已知CD⊥BG,得出OC⊥CD,即可证得结论。
(2)由OC∥BD,得出△OCF∽△BDF,△EOC∽△EBD,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E的度数。
(3)过A作AH⊥DE于H,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D、BE、DE的长,在Rt△DAH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基本判定定理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一定相似: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1)
(2).两个等腰三角形
(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其中的任意一个顶角或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3).两个等边三角形
(两个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度,且边边相等,所以相似)
(4).直角三角形中由斜边的高形成的三个三角形。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