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八下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3
更新时间:2014-02-12
纠错
1.

如图,某个体户购进一批时令水果,20天销售完毕.他将本次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可绘制的函数图象,其中日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甲所示,销售单价p(元/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

1)直接写出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分别求出第10天和第15天的销售金额;

3)若日销售量不低于24千克的时间段为最佳销售期,则此次销售过程中最佳销售期共有多少天?在此期间销售单价最高为多少元?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知识点:一次函数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解:(1

210天和第15天在第10天和第20天之间,

10≤x≤20时,设销售单价p(元/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p=mx+n

点(1010),(208)在z=mx+n的图象上,

,解得:

x=10时,y=2×10=20,销售金额为:10×20=200(元);

x=15时,y=2×15=30,销售金额为:9×30=270(元)。

故第10天和第15天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00元,270元。

3)若日销售量不低于24千克,则y≥24

0≤x≤15时,y=2x

解不等式2x≥24,得x≥12

15x≤20时,y=6x+120

解不等式﹣6x+120≥24,得x≤16

12≤x≤16

最佳销售期共有:1612+1=5(天)。

10≤x≤20)中0px的增大而减小。

12≤x≤16时,x12时,p有最大值,此时=9.6(元/千克)。

故此次销售过程中最佳销售期共有5天,在此期间销售单价最高为9.6

【解析】

试题分析:(1)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0≤x≤1515x≤20,针对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先设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0≤x≤15时,设日销售量y与销售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为y=k1x

直线y=k1x过点(1530),15k1=30,解得k1=2

y=2x0≤x≤15);

15x≤20时,设日销售量y与销售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为y=k2x+b

点(1530),(200)在y=k2x+b的图象上,

,解得:

y=6x+12015x≤20)。

综上所述,可知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日销售金额=日销售单价×日销售量.由于第10天和第15天在第10天和第20天之间,当10≤x≤20时,设销售单价p(元/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p=mx+n,由点(1010),(208)在p=mx+n的图象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px的函数解析式,继而求得10天与第15天的销售金额。

3)日销售量不低于24千克,即y≥24.先解不等式2x≥24,得x≥12,再解不等式﹣6x+120≥24,得x≤16,则求出最佳销售期共有5天;然后根据10≤x≤20),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在此期间销售时单价的最高值。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变量及函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变量及函数的定义

函数: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学中,常常为x,而y则随x值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数值是不随变量而改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
自变量:函数一个与它量有关联的变量,这一量中的任何一值都能在它量中找到对应的固定值。
因变量(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且自变量取唯一值时,因变量(函数)有且只有唯一值与其相对应。

◎ 变量及函数的知识扩展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
2、函数: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 变量及函数的特性
变量的关系: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例如随着一个变量的变化,有的变量是呈匀速变化的,有的变量是呈不匀速变化的;
进而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会用运动变化的基本观点观察事物。也就是说,在两个有相依关系的变量中,其中一个是自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表格来刻画,也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并能对未来的趋势加以预测。
◎ 变量及函数的知识点拨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
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
①当解析式为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②当解析式是分数的形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所有实数;
③当解析式中含有平方根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实数;
④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实际问题时,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 变量及函数的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来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3、结合实例,理解函数的概念以及自变量的意义;在理解掌握函数概念的基础上,确定函数关系式;
4、会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变量及函数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知道
课时要求:40
考试频率:选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一次函数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孙永亮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