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江苏八年级上学期苏科版初中数学期末考试121718
2016江苏八年级上学期苏科版初中数学期末考试121718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10-21
题号
评分
一、解答题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如图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km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到达C地后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2,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乙车的速度是 80 千米/时,乙车行驶的时间t= 6 小时;

2)求甲车从C地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的过程中,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3)直接写出甲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8O千米.

难度:
知识点: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1)结合题意,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可得乙的速度、行驶时间;

2)找到甲车到达C地和返回A地时xy的对应值,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函数解析式;

3)甲、乙两车相距80千米有两种情况:

相向而行:相等关系为甲车行驶路程+乙车行驶路程+甲乙间距离=480

同向而行:相等关系为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乙车路程﹣甲乙间距离=480

分别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可求解.

【解答】解:(1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由图象可知乙行驶了80千米,

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乙车行驶全程的时间t=480÷80=6(小时);

2)根据题意可知甲从出发到返回A地需5小时,

甲车到达C地后因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

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当x=时,y=300;当x=5时,y=0

设甲车从C地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时,即

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函数关系式得:

解得:

故甲车从C地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时,

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y=120x+600

3)由题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千米/时),

设甲车出发m小时两车相距8O千米,有以下两种情况:

两车相向行驶时,有:120m+80m+1+80=480

解得:m=

两车同向行驶时,有:600120m+80m+1)﹣80=480

解得:m=3

甲车出发两车相距8O千米.

故答案为:(180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分段函数图象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准确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属中档题.

 

2.

如图所示,ACB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点DAB边上的一点.

1)求证:BCD≌△ACE

2)若AE=8DE=10,求AB的长度.

难度: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使用次数:10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CDAC=BCACB=ECD=90°B=BAC=45°,求出ACE=BCD,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

2)根据全等求出AE=BDEAC=B=45°,求出EAD=90°,在RtEAD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D,即可得出AB的长度.

【解答】(1)证明:∵△ACB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CDAC=BCACB=ECD=90°B=BAC=45°

∴∠ACE=BCD=90°ACD

ACEBCD中,

∴△BCD≌△ACESAS);

2)解:∵△BCD≌△ACE

BD=AE=8EAC=B=45°

∴∠EAD=45°+45°=90°

RtEAD中,由勾股定理得:AD===6

AB=BD+AD=8+6=14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求出ACE≌△BCD和求出AD的长,难度适中.

 

3.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m2x+2与正比例函数y2=2x图象相交于点A2n),一次函数y1=m2x+2x轴交于点B

1)求mn的值;

2)求ABO的面积;

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当x满足   时,y1y2

难度:
知识点: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使用次数:14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1)先把A点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n,从而确定A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m的值;

2)由一次函数y1=x+2求得B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

3)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得.

【解答】解:(1)把点A2n)代入y2=2xn=2×2=4,则A点坐标为(24),

A24)代入y1=m2x+2得,4=m2×2+2

解得m=3

2m=3

y1=x+2

y=0,则x=2

B(﹣20),

A24),

∴△ABO的面积=×2×4=4

3)由图象可知:当x2时,y1y2

故答案为x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或相交的问题:直线y=k1x+b1k10)和直线y=k2x+b2k20)平行,则k1=k2;若直线y=k1x+b1k10)和直线y=k2x+b2k20)相交,则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的解析式.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4.

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AB=CDEAFBECFD,求证:EA=FB

难度: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使用次数:14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FBDD=ECA,进而得出EAC≌△FBD,即可得出AC=BD,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证明:EAFB

∴∠A=FBD

ECFD

∴∠D=ECA

EACFBD中,

∴△EAC≌△FBDAAS),

EA=F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EAC≌△FBD是解题关键.

5.

已知a3的平方根为±3,求5a+4的立方根.

难度:
知识点:立方根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由题意得:a3=9,即a=12

5a+4=6464的立方根为4

二、综合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8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2
42.85%
偏难
1
3.57%
容易
15
53.57%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解答题
5
17.85%
综合题
1
3.57%
计算题
2
7.14%
选择题
8
28.57%
填空题
12
42.8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2
7.14%
相似三角形
1
3.57%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
14.28%
立方根
1
3.57%
解一元二次方程
1
3.57%
二次根式的加减
1
3.57%
勾股定理
3
10.71%
画轴对称图形
1
3.57%
一次函数
4
14.28%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
3.57%
轴对称
1
3.57%
实数
2
7.14%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3.57%
全等三角形
1
3.57%
有理数的乘方
1
3.57%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
3.57%
整式
1
3.57%
平方根
1
3.57%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赵雷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